当前位置: 首页 >关注 > 列表
我们长三角|用电高峰,长三角如何安然度夏
2023-08-01 19:12:10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

盛夏,与高温天气一同到来的,是用电高峰期。


【资料图】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的经济重镇,电力需求巨大。今年迎峰度夏整体情况如何?各地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相互之间开展了怎样的合作?本期“我们长三角”,聊聊“迎峰度夏”。

今年迎峰度夏,长三角各地还好吗?

7月25日,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在完全不影响客户用电的前提下带电调换高损耗变压器。国网上海电力公司供图

徐靖(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记者):今年安徽迎峰度夏虽然仍有压力,最大用电负荷达到6000万千瓦,但是整体平稳。究其原因,是做到了“早预警、早部署”。

去年8月下旬夏季大负荷结束后,国网安徽电力确定2023年度夏保供电工程措施需求225项。电煤库存自今年5月中旬升至54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以来,持续稳步增长,目前维持在590万吨左右,平均可用天数超22天。

上海、江苏、浙江情况如何?

巨云鹏(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记者):6月15日起,上海电网正式进入为期三个月的迎峰度夏阶段。据报道,今夏上海预计最大用电负荷约3800万千瓦,全市电力供需紧平衡。

国网上海电力配合上海经信部门足额制定负荷管理方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科学编制有序用电方案,综合运用需求侧管理、公共建筑空调和虚拟电厂两大特色资源规模化接入,进一步增强电网负荷调节能力;深化“供电+能效服务”,聚焦重点领域,走访能耗大户,加强能效诊断分析、提供用能提升方案、打造典型节电案例。从这一个半月的情况看,上海电力供需比较平稳。

王伟健(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记者):江苏同样在“早”字上做文章。国网江苏电力加强燃料供应实时监测预警,保障电煤、燃气“产运储需”有效衔接,保障省内发电资源的应发尽发。目前,江苏省内发电占八成。

同时,为保障今夏电网运行安全稳定,国网江苏电力开展13项主电网、1221项配农网迎峰度夏工程建设,并于7月2日全部建成投运。此外,加强负荷分级分类管理,完善政电企协调机制。

刘军国(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记者):今年,杭州等多个浙江城市将迎来杭州亚运会,全省上半年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持续显现,所以在今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问题上,浙江省各个部门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进入7月中旬,浙江燃煤、燃气发电机组出力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450万千瓦和929万千瓦,为电力供需平衡提供了坚实的基本盘。

为保障迎峰度夏和亚运会可靠供电,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超前实施迎亚运电网提升四年行动,超前建成21项配套电网工程,对电网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改造,同时深化电力负荷精准柔性管理,优化大都市精细保供模式。

徐靖:看来,今年迎峰度夏仍面临不小压力,但长三角各地都早做准备,保持了整体平稳。

推进一体化发展,电力在忙什么?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人员在10千伏墩红线48号杆开展带电接驳线路智能开关接头。李堃 曹庆升 摄

徐靖:提到“迎峰度夏”,跨省送电和省际电力互济是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沪苏浙皖四省市在这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

巨云鹏:硬件方面,看得见的是跨省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今年比较有标志性的工程,如浙江平湖10千伏山塘G265线与上海金山10千伏廊12线互联互通先行工程,江苏南京江宁与安徽省马鞍山博望区跨省配网互联工程等相继投运,实现跨省电网“手拉手”,改变了以往跨省配网线路“近在咫尺”却又“相互割裂”的运行状态。

更值得期待的,是电力市场的建设。今年5月,华东电网2023年迎峰度夏工作汇报会上提到,要齐心协力建设好、维护好、运行好长三角区域电力市场,探索建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手发力、供应侧和需求侧双向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电力迎峰度夏工作。

王伟健:确实如此。6月29日,江苏吴江—浙江嘉善10千伏配网跨省送电顺利结束。这是长三角配网首次实现超过一个月的长时间跨省送电。

近年来,由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吴江区、浙江嘉兴嘉善县共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配网实现了互联互通,并陆续开展了小规模、短时间跨省份互助保电,并且总结了很好的经验。

刘军国:在这方面,浙江和安徽的合作最为紧密。利用浙江与安徽两省负荷紧张时段不同的特点,两省开展了浙皖电力置换互济,午高峰(16:00-18:00)安徽送浙江,晚高峰(20:00-22:00)浙江送安徽,双方协议按“基量+增量”方式明确置换规模,月度基量规模为50万千瓦。

在此基础上,根据两省电力供需实际开展“增量”置换,每一周、每一天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下一周、第二天的置换方案,最大置换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最大化增加两省迎峰度夏电力保障能力。

新能源能否改变夏季电力短缺现状?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巡视地下电缆,确保安全运行。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供图

徐靖:以目前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结构来说,仍然是以煤炭为主。据上海铁路局消息,从今年6月1日至7月20日,长三角铁路日均电煤装车2315车,同比增加30%,累计发送729.2万吨,同比增加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能源的发展,能否对这种情况带来改观?

巨云鹏:上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节能降碳。7月刚刚结束的2023上海节能降碳周,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展示了一大批成果。2022年,上海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6.1%、5.8%。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企业,压减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型、低效用地型等企业。进行了500项产业结构调整,共减少综合能耗1.6万吨。根据“十四五”相关规划,到2025年,上海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将比2020年下降14%,未来可期。

王伟健:我认为新能源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江苏正在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一方面挖掘源荷储各类调节资源,加快抽蓄、储能、虚拟电厂等调节资源开发建设,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健全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机制,探索可调负荷、新能源进入市场模式,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目前,江苏省新能源快速增长,装机容量超过5700万千瓦,占比超过30%。

刘军国:在新能源方面,浙江同样在行动。

当前,浙江省能源领域占碳排放总量近70%,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正在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根据国网浙江经研院分析,近年来浙江电网有力支撑了省内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仅2022年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近750万千瓦,创历史最高记录,推动电力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徐靖:安徽是长三角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但是在新能源领域同样没有落下。

2022年,安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47万千瓦,同比增长30.5%,为历史最高。截至2022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3611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比重提升至39.2%。可再生能源全年累计发电量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消纳量6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

7月25日晚9时,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在金桥122线浮西路支线开展柱上开关消缺工作。吴畅红 摄

巨云鹏:眼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地区暂未出现用电难等情况,但在全国多地,台风、暴雨等气候变化不断,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立足长远,长三角既要协同保障能源供给的稳定和可持续,也要保证在各类应急情况下企业和居民的能源需求,期待各地在这方面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机制做法,更好抗击各类风险挑战。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3 京津冀电气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邮箱: 434 922 62 @qq.com